氫溴酸吡啶廠家的中間體是精細化工產品當中非常重要的一個類型,其實質是一類“半成品”,是生產某些產品中間的產物,比如要生產一種產品,可以從中間體進行生產,節約成本,從被廣泛用于醫藥、農藥、涂料、染料以及香料的合成。在醫藥領域,中間體是醫藥行業產業鏈中的重要環節,用于藥品合成工藝過程中的一些化工原料或化工產品,一句話,用來生產原料藥的。
而農藥中間體同樣是將兩種或兩種以上的農用原材料結合在一起的中間介質。今天,我們主要來說說農藥中間體。
農藥是指用于預防、消滅或者控制危害農業、林業的病、蟲、草和其他有害生物以及有目的地調節植物、昆蟲生長的化學合成或者來源于生物、其他天然物質的一種物質或者幾種物質的混合物及其制劑。廣義的講,農藥分為作物保護類農藥和非作物保護類農藥,作物保護農藥按用途主要分為除草劑、殺蟲劑、殺菌劑和植物生長調節劑等,主要應用于農物保護;非作物保護類農藥主要包括殺鼠劑、驅蟲劑、健康滅蚊用品等,主要應用于住宅用藥、公共健康、林業管理、工業防霉、害蟲防治、季節用藥、木材防腐、草坪防護等領域。
農藥行業處于化工產業鏈的末端,屬于精細化工行業。農藥產業鏈上游是石油/化工等產業,為農藥行業提供原料;中游產業主要有中間體、原藥、制劑三塊;下游為農業應用和非農應用。農藥行業對技術的依賴性大,研發投入大、周期長、風險大、成功率低。在全球人口增長及耕地面積減少的矛盾下,農藥的廣泛使用以提高單位面積產量是解決的糧食問題的重要出路。
農藥是農業生產中重要的生產資料,對控制病蟲草害、穩定和提高作物產量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盡管受到農產品價格、種植面積、氣候、庫存等多種因素的影響,農藥銷售各年間會呈現一定的周期波動,但需求仍有較強的剛性。據國家統計局數據,自2017年以來,全國化學農藥產量呈現下降的趨勢。2017年化學農藥產量294.1萬噸,2018年跌至208.3萬噸,2019年化學農藥產量止跌上漲,產量225.39萬噸,同比增長1.4%。而近年來,我國農藥行業銷售收入整體保持提高態勢。2018年,得益于生物農藥的發展以及產品價格的上升,以及棉花等經濟作物和基建領域對農藥需求的擴大,行業銷售收入約為3290億元;預計2020年中國農業行業銷售收入3300億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