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酸吡啶廠家提示您根據IMS Health Incorporated的數據顯示2010-2013年,全球醫藥市場維持穩健成長態勢,從2010年的7,936億美元增長至2013年的8,993億美元,2014年開始醫藥市場呈現較快增長,主要是由于美國市場2014年創新藥大量上市,降低了專利懸崖的影響。2010-2015年復合增長率達到6.14%,預計在2015-2019年,國際藥品市場進入一個增長的慢周期。但由于藥物屬于剛性需求,預計未來凈增長還將會十分強勁,到2019年世界藥品市場將接近1.22萬億美元。
目前,隨著大型跨國制藥公司的產業結構調整、跨國生產轉移以及國際分工進一步的細化,我國已經成為醫藥行業全球分工中重要的中間體生產基地。我國醫藥中間體產業已經形成從科研開發到生產銷售的較為完整的體系。從世界范圍內醫藥中間體的發展來看,我國的整體工藝技術水平還比較低,大量高級醫藥中間體以及專利新藥的配套中間體產品生產企業較少,正處于產品結構優化升級的發展階段。
2011-2015年間,我國化學制藥中間體行業產量逐年增長,2013年,我國化學制藥中間體產量為56.83萬噸,出口量6.57萬噸,到2015年我國化學制藥中間體產量約67.64萬噸。
我國醫藥中間體供大于求現象較為突出,對于出口的依賴度也逐漸增大。但是我國的出口主要集中在維生素C、青霉素、對乙酰氨基酚、檸檬酸及其鹽和酯等大宗產品,這些產品的特點是產品產量巨大,生產企業較多,市場競爭激烈,產品價格及附加值均偏低,它們的大量生產造成了國內醫藥中間體市場供大于求的局面。高技術含量的產品仍主要依賴進口。
對于保護氨基酸類醫藥中間體,國內生產企業中大部分產品品種單一,質量不穩定,主要是為國外生物制藥公司定制化生產產品。只有一些具有較強研究開發實力、擁有先進生產設施及規模化生產經驗的企業才能在競爭中獲取高利潤。